第625章 奥朗则布背刺(1 / 2)

全球战国 混吃等死 1582 字 15小时前

就在明军主力沿着平坦的恒河平原顺畅进军的时候,一支身着浅灰色近代军服,总数约莫六万人的军队,正在德干高原上由南向北的疾进。

这是奥朗则布从安得拉邦带出来的六万精锐。

前年(1631)的年末,他击杀了达塔尔。第二年(1632)的年初,他就先后接到了菲利普和易普拉欣的亲笔信。到了这一年(1633)的六月,西班牙和奥斯曼支援的军火,以及奥斯曼的两个师就抵达了安得拉。

之所以速度能够这么快,得益于西班牙和奥斯曼的通力合作。

首先是西班牙在西奈半岛恢复了当年奥斯曼人为了接受大明的援助而铺设的两条长铁轨,并允许奥斯曼人的部队和军火从这里通过。然后是奥斯曼集中了本国在红海、阿拉伯海的几乎所有海船进行抢运。终于在三个月内就把总共十五个师的军火和两个师的士兵运送到了印度半岛的东侧。

在拿到这批军火后,奥朗则布立刻以奥斯曼人的两个师为模板,组建了五个近代师:这里当年是达塔尔的老巢,他曾经在这里组建过十个以上的近代师,兵源什么都是现成的,把这些老兵召回来,既能快速形成战斗力,也能有效的提高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稳定性。

当初达塔尔的军队拿着领先莫卧儿军队整整一个时代的武器,取得的战果仍然及其有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下子以极度暴力的方式消灭了整个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以至于达塔尔的军队始终没有可靠的军官团。

但这个问题对于奥朗则布来说就不是问题:奥斯曼这边提供了整整两个师啊。

当然,作为历史本位面的一代雄主,奥朗则布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比达塔尔强多了。当年达塔尔是让阿巴斯送借给自己的卫队拆散了去做自己部队的军官。既把这支卫队的战斗力给瓦解了,也让自己的军队落到了波斯人的手里,由此造成他控制军队困难。

而奥朗则布的方法是:保留一个奥斯曼师完全不动。将另一个奥斯曼师里的部分军官拉出来去新部队做指挥官,然后又补充一定数量的本国官员进入奥斯曼的部队……

总之,在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后,奥朗则布在安得拉邦组建了五个像模像样的近代陆军师:普通步兵一水儿的冲锋枪,每个连队有两门迫击炮,每个师的炮团有四十门75mm炮——西、奥两国为了支援他,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可是不下血本不行啊,作为穿越者,大家都知道:当印度还是自家殖民地的时候,英伦三岛就是大英帝国。当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英伦三岛就是大嘤帝国了。

印度这块地方,自然条件实在是太好了,人力资源也近乎无穷。若是本就人力资源近乎无限的大明拿下了这里,西、奥两国除了等死将别无他途。

可是,现在西奥两国一是彼此互信不够。二是两国都有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做:奥斯曼要侵蚀、控制波斯,开发乌克兰。西班牙要修通苏伊士,镇压美洲的反叛。所以,这会儿两家心里再着急,也实在无力派出主力军团来印度。

这就只能是用军火支持了:加油,奥朗则布大帝,请你用我们送的军火,尽可能多的打死可恶的中国人。

他们不光是心里祈祷,嘴里说说,实际行动也很努力:除了第一批次军火外,后续他们还源源不断的给奥朗则布送来了大量的子弹、炮弹以及少量的枪械。到了最后,他们干脆直接送钱:拿去收买人心用。

到了1632年的8月,西班牙派出的一支由三艘五千吨级铁甲舰和三艘三千吨级铁甲舰,以及五艘三千吨级的铁甲补给舰也抵达了印度半岛的西侧。

在此时,印度半岛西侧的果阿和孟买都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所以,原先奥朗则布觉得最担心的对方提出的在印度半岛西侧获取港口的事情,反而没费他多少力气就解决了。但菲利普的本意其实是想在印度半岛南端再开一个港口:不管是孟买还是果阿,纬度都太高了一点,从半岛西侧绕到东侧,距离还是太长了。

为此,奥朗则布非常努力的去协调了:半岛南端不在帝国的控制范围内啊。

但是,他这边还没有协调下来,阿格纳的命令来了:阿散索尔镇会战失败,雨季结束,敌人即将长驱直入。帝国将集结所有力量,在坎普尔与敌人决战。安得拉邦要尽可能的输送足够的枪械、子弹到阿格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