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节(2 / 2)

汉贵女 三春景 3627 字 17天前

然而对于刘舜来说并不是如此,他看到了陈嫣脸上闪过的惊讶之色,似乎是因为他的话?

又低低笑了起来:“陈嫣,你不知道,阿兄离世而去真教了我不少…这世上就没有什么死后世界!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阿兄喜爱你,那么喜爱你,喜爱到了能为你死,但那又如何呢?死之前没有抓住什么,死之后便万事成空。”

“这世上,除死生之外并无大事——若是能活着,抱着一丝希望等你,阿兄是宁愿从来不是什么清河王的。”

陈嫣这下是真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她依旧不知道刘舜为什么会喜欢她,但她已经清楚了,对方的爱意是真的、沉重的。正是因为如此,她才无话可说啊!

这个时候她倒宁肯刘舜是个玩弄她感情的人渣,只是贪图她的新鲜,要和她玩儿罢了。至少那个样子她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怼他,然后打击、报复,最后扬长而去…而现在,她似乎什么都不能做。

不,也不是说真的什么都不能做,至少她可以离开…事实上,她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处理这件事了。

闭了闭眼睛,稳定了一下心绪。陈嫣觉得自己能够好好说话了,这才开口道:“嫣在常山国打扰从兄多日了,如今该办的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乘表兄的东西也送来了。既然是如此,这两日嫣就告辞了。”

陈嫣说的很快,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追赶她一样。等到话说完刘舜都没有打断她,这让陈嫣松了一口气——她既然说完了,这两天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这就像是一个了断。

刘舜此时终于站了起来,脸上的神色变得沉静,他凝视了陈嫣好一会儿,最终什么都没有说,离开了。

陈嫣直到刘舜消失在门后,这才真的放心——现在看起来刘舜可没有刘彻那么疯,当然,也有可能和两人身份不同有关。

陈嫣觉得刘舜来说这些话其实也没有抱多少期望,因为她对他的意思从来明明白白。如今非要说,也是因为不想像他的哥哥那样,至死都没有一个答案…肯定还是否定,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死也要死的明明白白!

现在陈嫣这样说了,对她自己而言是个了断,对刘舜大概也是吧…陈嫣希望这番了断之后,他能走出这段…就像刚刚,他已经迅速调整好了自己。想来,完全恢复,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吧。

陈嫣却不知道,走出门的一瞬间,刘舜脸色苍白,好像一个大病之后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没错…

其实陈嫣的想法是颇为一厢情愿的,看似世间所有事情的影响都可以交给时间去消弭,但果真如此吗?总有比时间更坚定的存在…很多时候其实时间并不能消弭什么,他们能做到的只是让一个人习惯。

习惯了之后就可以假装不存在。

但那也只是假装而已,就像一个伤口,不去碰它的时候没什么。可是想起它来,轻轻一碰,鲜红色的血液便汹涌而出了。

陈嫣和刘舜再次相见已经是两日之后了…陈嫣要离开石邑,往齐地而去,回到她该去的地方。

刘舜来送她——这两天陈雅能够用各种理由躲着刘舜,不见刘舜,等到离开的时候她终于没有理由不见他了。

看得出来,刘舜这两日并不太好,他不是身体虚弱的那种人,小时候就以身体康健出名…陈嫣听刘乘说起过,他从来都很羡慕这个弟弟的身体。但这个时候完全不一样了,陈嫣恍惚之间甚至觉得自己看到了刘乘。

她一直觉得刘乘和刘舜长的不太像,似乎并不比其他异母兄弟更像是同胞兄弟。但现在想来,大概是刘乘身上的病弱气太明显了,影响了人的感观。现在就可以看出,他们真的是兄弟了。

“你…”陈嫣很想说,他这又是何必呢!但到底没有说出口。这个时候她就不该说这种话,这种关心的话语或许会引起误会!既然她真的不喜欢对方,就不要给出任何一点儿希望。

刘舜一反平常爱刺陈嫣的样子,他很少说话,只是目光一直放在陈嫣身上。

“下回相见不知何时了…”说到这里刘舜自嘲一笑:“说不准我这辈子也没有下回见你的时候了…让我好好看看你。”

刘舜从未如此温柔过,温柔地他自己都觉得陌生。

他是得好好看看这个女孩子…他得记住她的样子,往后十年、二十年、一生,他都只能依靠回忆活着了。

婢女替陈嫣撩开了马车的门帘子,陈嫣就要钻进马车之中。刘舜原本只是站着的,忽然身体本能压过了理智,在他想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之前,已经拉住了陈嫣的手。

他握的很紧,仿佛这样就真能握住自己想要的。嘴唇翕动了几下,他说:“阿嫣…我喜爱你已很久了了。”

他终于还是说出来了。

第266章 七月(1)

公元前129年, 正是大汉元光六年。

这一年年初起,长安未央宫里一如往岁,并无什么不同。

自六年前太皇太后崩后,大汉真正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虽然那之前少年天子刘彻已经继皇帝位数年, 但那属于过渡阶段, 那段时间有着太多过去执政者的影子,文景之治的余波还持续影响着。

太皇太后窦氏原本就是跨越文景两朝的重要人物, 可以说是文景之治的重要参与者。而随着这个标志性的人物去世,天底下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年轻帝王将这个国家带往新的方向。

新的时代正式开始。

新时代当然要有新的突破, 刘彻将目光首先放在了对匈奴这个问题上——这也是当然的, 虽然经济民生、吏治教化等方面都很重要,而且刘彻也确确实实安排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但最重要的还是汉匈战争!

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战争狂人(或许真有一点儿这方面的特质,但这里的原因并不只是那么简单),而是他的少年时代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

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要被自己的少年时代影响, 对于刘彻而言,他出生在好时候。他少时就被立为太子,成长时期国家已经摆脱了汉初时经济窘迫的局面,仓库里储存的粮食吃不完, 钱库里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也不曾经历过吕后乱政时的惶惶无依, 他甚至连七国之乱时皇室的动摇都没有感受过——等到他长大了,似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当然了, 天下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这里闹天灾, 那里有人祸,但这些属于任何朝代、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避免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连癣疥之疾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日常’了!

所以对于刘彻来说,他没有太多负担,更不会焦虑,焦虑如何建设好这个庞大的国家。唯一让他耿耿于怀,不能轻易放下的就是汉匈战争了。

明明大汉才是天朝上国!匈奴是什么?不过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北方游牧民族从古至今都是被中原王朝按着打的…这些在商周的历史上都是明摆着的,就算到了战国乱世,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几个大国,如秦赵,对着游牧民族,那也是丝毫不虚。

匈奴,只是抓住了秦末农民起义,中原王朝混战成一团的机会,这才趁势崛起的罢了!

当时大汉初建,实在没有余力教训北方草原上的夷狄,只能暂且忍耐罢了!于是有了和亲政策,有了这些年边关偏向防守的对匈策略。

对于刘彻这个从小沐浴在帝国繁荣富强中的天子,这显然是一种耻辱——曾经的政策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应该换一套了才是!

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不同于那些见识过匈奴强大战斗力,又或者干脆就是不想改变、怕冒风险的臣子,年轻的帝王野心勃勃、自信心爆棚,他可不会觉得到了自己手上,还对匈奴没有办法。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不知道计划这件事多少次了,总算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候了——朝廷上对匈奴的策略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主和占据了优势,但主战背后是刘彻在撑腰!

这些年随着刘彻的皇位越来越稳固,无论主和派如何不愿意,现实就是,除非他们想要换个皇帝…不然就只能妥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