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的位置自然是风口区。克腾山一年四季都刮西风,日出日落时分气流平稳,越到正午风力越大,非常符合晒盐的要求。
烈烈西风越过坨坨河谷地进入血池荒原,这个风向宁非之前造热气球的时候有亲自测量,只需要确定狭管效应的正位区,选址就顺利完成。
宁非选定的是血池东侧的一块高坡。
大约十亩的平缓区,规模不算大,但作为实验田已经足够运转。来不及打磨条石,图赫族人便用碎石片铺满蒸发池底,再用造房打桩用的滚木将池底反复推平,一个简陋的蒸发池就建成了。
有了第一个完成品,二级、三级池也很快完工。
为了节省导流的人力,三级池之间预留了一定的高度差,由南石的能工巧匠安装了闸口,并修筑了数个出水口,可以迅速将池中卤水提取出来,避免因为天气愿意造成结晶损失。
当然,防洪堤坝也必不可少。
血池附近是无人区,以前湖水怎么折腾都没人在意,可如今湖边修筑了晒盐田,血池涨水就不得不防了。
这种堤坝倒是不用太精细,只用石块、泥沙和竹编修出个小土坝,盐场附近再挖两条导流渠,确保暴涨的池水不会漫过堤坝,直接灌入蒸发池。
如此一来,东胡盐工只要打开堤坝上的闸口,将血池水引入一级蒸发池,在池中蒸发两日后,再通过中间闸口将已经浓稠卤水放入二级池,同时继续引湖水入一级,周而复始,反复数日,便可制出源源不断且品质均衡的盐卤水备用。
这个变化,在盐田工作的东胡盐工人人看在眼里。开始还一脸不信的壮汉,如今都心服口服,看向池子里的卤水都目光爱怜。
咸了,是真的比之前没晒过的湖水咸得太多,以前他们咋没想到晒水呢?
可再怎么晒,也不是成型的盐巴。
正当盐工们以为这盐卤水会一直晒下去的时候,宁小先生忽然说,可以灌入结晶池了。
眼看着卤水流入最后一个石头池,宁非转头问南石族长罕图。
“你们还剩多少盐?”
罕图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