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2)

苏长湛最近做的事情让苏太后并不十分满意,原因为他,苏长湛最近帮着淮王说话,若不是苏长湛从中插手,淮王又岂是被贬郡王那么简单,苏太后怀疑他有二心,因此对他生出了许多不满,若是怀国公倒向淮王,那他们母子还要国公府做依傍有何用?

太后忽然说道:“兄长,听闻你最近和淮郡王往来甚密啊。”

苏长湛心中猛地一震,表面上却冷静的很,他道:“太后,臣对太后忠心耿耿,绝没有二心,请太后相信臣,臣与淮郡王往来,不过是为了替太后监视他而已,若是太后不高兴,臣往后与他保持距离便是。”

太后说这句话,不过是为了敲打苏长湛,并无其他意思,何况……淮郡王,有她这个太后在,她绝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敲打完毕之后,她叹了声道:“好了,你先回府,青瑜之事,哀家自有定夺。”

第110章 他的软肋 他的软肋就是一个女人

苏长湛从皇宫离开后, 便有暗卫马上将这个消息送到了西北王府。

慕祈知道苏长湛这定然是入宫找太后求情去了。

他并不着急,如果苏太后想要救这个侄儿,必然会找他。

他等候消息便是。

次日一早, 慕祈上朝, 在朝堂上便将苏青瑜派人刺杀他的事情上奏给了圣人,圣人对处理这种事情也手足无措, 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太后。

太后在朝上并未表态,只说苏青瑜还未招供,此事还得再论。

苏长湛也极力为自己的儿子辩解,说他是被冤枉的。

朝中其他的臣子也纷纷帮着苏家父子说话。

只有慕祈的几个心腹大臣主张处死苏青瑜,以儆效尤。

太后并未采纳他们的意见,出乎意料,慕祈也很淡定,并未强行处置苏青瑜。

可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的时候, 天子忽然犯病晕厥, 太监们只能匆匆抬着天子回宫,请太医来为天子诊治。

慕祈等大臣们也跟着去了天子的含凉殿。

含凉殿内,太医诊治完毕后,太后着急问道:“陛下自从服用国公爷给的偏方之后,身子一直很好,为何会突然晕厥?”

刘太医也觉得很奇怪,在宫中一直都是由他替天子把平安脉,之前天子的脉象强健有力,身子渐渐呈康复的状态,怎么会忽然间变得如此羸弱无力,刘太医百思不得其解。

他皱了皱眉,思虑了许久, 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来,若是说真话定然会引得太后不快,可若是瞒着不说,避让犯欺君之罪。

刘太医当了三十年的太医令,如今也老了,只想能善终,宫中的事情他不想搅合进去。

刘太医以头磕地:“臣无能,无法诊治出病因,臣请辞去太医令,请太后放臣回乡吧。”

苏太后见他这么说,已是气极了,可仔细想一想,连太医令都诊治不出病因,可见天子的病情古怪,她头疼的挥挥手道:“去吧。”

等刘太医走后,太后便在怀国公的建议下立马吩咐宫人煎药,让天子服用兄长的偏方。

天子服用之后没多久便醒来了,慕祈等大臣见天子无事,这才放心离开。

到了宫门外,慕祈正好看到提着药箱的刘太医,正在踽踽独行。

慕祈让秦风去将人请到他的马车上。

马车驶出一阵,慕祈才开口说话,他的目光在刘太医身上逡巡,声音低而严肃:“太医,圣人的身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你可否告知本王?”

刘太医知道这事情瞒不过去,叹了口气,面上露出难色。

慕祈又道:“你尽管说便是,不管你说什么,本王都护你周全。”

刘太医斟酌一番后,到底将真相说出来:“圣人身子从前只是虚弱,只要费心调养,总会慢慢好起来,自从服了怀国公的偏方之后,身子倒是强健了许多,不过微臣一直怀疑这药有揠苗助长之嫌,果不其然,如今弊端已显露出来,圣人将身子里的元气提前消耗完了,以后恐怕……”

刘太医的话没有说完,可慕祈知道他想要说什么,这是在说圣人小小年纪,有油尽灯枯之相。

怀国公给圣人服用的不是什么强身健体的神药,而是让他送命的虎狼之药。

慕祈听完,嘴角露出一抹嘲讽之色,也不知苏太后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之后,还会不会这般护着怀国公府?

看来……此事他有必要提前让太后知晓。

等送走刘太医,慕祈让暗卫入宫一趟,将圣人服药的药渣给拿出来。

他身边的暗卫皆是有本事之人,悄无声息的潜入宫去,要去含凉殿寻找药渣,却意外在后殿发现有个太监鬼鬼祟祟的拿着一小包东西出来。

后殿偏门一开,另一个人鬼鬼祟祟的溜进来,借着月光一打量,此人身上穿的是左右卫的铠甲,那小太监将手里那包东西塞入士卒手中,压低嗓门道:“这几日的药渣都在这儿。”

那士卒拿出一锭金子塞到小太监手中,低低道:“这是赏你的。”

小太监拿了金子便走,士卒也捧着药包出来,谁知行到半路,脑后一阵剧痛,被人打晕了摔倒在地,手中的药包也被人拿走了。

夤夜,别院里头书房还亮着灯,那包药渣正放在慕祈的案上,他正拧着眉头细看。

暗卫将宫中发生的事情尽数告诉他。

慕祈听罢,眉尖微挑,这么说来苏长湛明知这药有问题还要给圣人服用,事后还将所有痕迹都处理干净。

说明他包藏着更大的祸心。

慕祈不动声色的将药包重新包好,次日一早,便骑马去了清泉寺。

清泉寺旁边是黎不言的草庐,今日他来拜访的便是草庐的主人。

小童通报之后,将他领进屋,慕祈看到草堂内坐着的中年男人,喊了句:“黎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