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鱼龙混杂,鱼目混珠(1 / 2)

拣宝 1792 字 11天前

ps:月了,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这个聚会,在一些人眼,就是捡漏的好机会。

当然,有得必有失。东西买回去了,肯定不能大肆张扬炫耀。不过也不要紧,佛像嘛,自己私下参拜就行。要不然直接赠给寺院高僧,也算是一份功德。

然而,无论是什么原因,也掩饰不住佛像非常值钱的因素。以国佛像为例,卖价最高的肯定是明清时期的藏传佛像。

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以前朝代的佛像,留存下来的以石佛居多,而且是以石窟的形式存在的,真的不好买卖。而明清埋藏的佛像,却是以金铜佛像居多,其又分为宫廷造像与边藏民间造像。

其宫廷佛像,却是更被大家看好。毕竟众所周知,但凡沾了“皇家血统”的东西,品质肯定不用多说了,好东西的价格肯定不会便宜。

这也可以理解,皇帝使用的东西,都是不惜工本倾力打造而成,尤其是在永宣年代这种国力鼎盛时期,制造出来的东西自然更加完美无缺。有钱了,大家肯定追求品质,东西贵不要紧,主要是值这个钱。

这种情况下,眼前这尊精美佛像,自然被惦记住了。注意到旁人的神态,王观心里透亮,知道如果佛像拍卖的话,肯定有许多人哄抢。

当然,前提是东西不假。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举办方也不能百分之百确保东西一定就是真品。不然的话,众人也不会带鉴定师随行了。

此时,也不知道是谁的授意,反正一个年人走了出来,向众人微微示意之后,就开始鉴赏这尊佛像。首先掂量其的重量,再分析其的镀金工艺,最后检查题记。反正观看了几分钟,立即走了回去向老板汇报情况了。

那个老板也是精明人。听了汇报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于第一时间选择了离开,不知道是确定了东西是赝品,还是打算故弄玄虚,以便迷惑大家的判断。

不要觉得奇怪,所谓商场如战场。这些老板富豪哪个不是身经百战,才有了如今的身家。既然现在是竞争对手。那么耍些小手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不期望能够蒙骗全部的人,只要是有人怀疑,那就算是成功了。

而且从一些人闪烁的目光,就知道那个老板的目的达到了,果真是有人动摇起来,稍微犹豫也随之离开。反正厅的东西很多,也不必局限于这尊佛像。

“你怎么看?”

这个时候,方老却回头问道:“你觉得东西是真是假?”

“呃……”

适时,王观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可是鉴定师,其他人的鉴定都都上去鉴赏了,自己站着不动又算怎么回事?

当下,在方老的提醒下,王观也随大流上前观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明清宫廷佛像,王观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半山大师的收藏之。就有几尊明清宫廷佛像。以他与半山大师的关系,早把几尊佛像借来研究透彻了。

说起来,在永乐年间,皇室就特别注重加强和西藏上层的联系。明朝建国后继续沿袭元朝的政策,给喇嘛教以优渥礼遇。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不断加强央政府与藏地上层喇嘛的直接联系。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和统治秩序。

加强了明朝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监督和管控,永乐皇帝以推崇藏传佛教为名,设法笼络藏僧上层则是不争的事实,其金铜佛像就是作为回赐入贡藏僧首领的贵重礼品。

也就是说,永宣时期的佛像将汉藏艺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艺术风格,雍容而不失秀逸。浑厚之又温尔雅。而且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永宣年间的佛像,更加让人器重。因为这个时期的佛像,不仅具备了艺术价值,也具备了深层次的化价值。

有的时候,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毕竟随着佛像市场的不断成熟,买家也由偏重投资的价值取向,慢慢地回归于佛像本身的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愈加注重佛像深远的宗教精神内涵。

片刻之后,王观鉴赏完了,也退了回去,方老随口问道:“怎么样?”

“……半真半假。”王观沉吟了下,低声道:“上半身是真的,但是底座却是后接上的,不仅材质不匹配,分量更加不对。”

“嗯?”

方老一怔,随后眼睛一眯:“你仔细说说。”

“佛像的面部丰满端正,方脸宽额,双目平直,眉眼细长,表情静穆。躯体宽肩细腰,四肢粗壮,衣纹流畅,质感很强。当然,最重要的是材质,那是用黄铜铸成的,整体合铸,胎体较厚。镀金处理,金质纯厚,色彩绚丽。”